可视化单细胞分选仪
单细胞显微光镊操作与分选仪
高通量菌落智能筛选系统
共聚焦拉曼光谱仪
超快三维荧光成像系统
颗粒物检测仪
微生物学
医学研究
微塑料
材料学
生物制药
微生态药
发酵检测
合成生物学
-
环境微生物
重置
-
拉曼光谱表征植物组织中的微塑料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院长周如鸿教授,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田兵教授和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戴商特聘副研究员应用长光辰英产品—P300共聚焦拉曼光谱仪在《Advanced Science》杂志上联合发表了题为“Evidence and Impacts of Nanoplastic Accumulation on Crop Grains”的论文,团队研究了聚苯乙烯纳米塑料(PS-NPs)在农作物中的转运,包括花生(Arachim subgaea L.)和水稻(Oryza sativa L.)。结果表明,在成熟期PS-NPs从根部转运到籽粒中积累。PS-NPs(250 mg kg-¹)处理使水稻空壳数增加35.45%,结实率降低3.02%,花生平均粒重降低3.45%。此外,PS-NPs还会对营养品质产生不利影响,如降低矿物质元素、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目前,这是在含有纳米塑料的土壤中种植作物的谷物中存在纳米塑料的第一份研究报告,结果突出了纳米塑料对作物谷物产量和营养质量的影响。
-
拉曼光谱检测动物组织中的微塑料
吉林大学张大奕教授团队联合浙江中医药大学刘明英教授团队在《Chemosphere》期刊发表了题为“Polypropylene microplastics triggered mouse kidney lipidome reprogramming combined with ROS stress as revealed by lipidomics and Raman biospectra”的论文。研究通过拉曼光谱结合多变量分析与脂质组学,揭示了PP-MPs暴露引发小鼠肾脏损伤的双重机制。一方面,PP-MPs通过干扰甘油三酯与磷脂代谢导致了小鼠肾脏脂质组重编程;另一方面,PP-MPs破坏了ROS稳定,ROS的失衡加剧了脂质过氧化与细胞膜损伤,最终诱发足突融合等超微结构病变。本研究结果为评估微塑料的肾脏毒性提供了分子证据,并为开发针对性干预策略奠定了理论基础。
-
RAcolony的工作流程
长光辰英推出的RAcolony®高通量菌落智能筛选系统。这套自动化工作站以“先去重、后挑取”为核心理念,旨在革新传统微生物筛选流程。 RAcolony高通量菌落智能筛选系统通过全皿宏观定位,结合高分辨率图像识别与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对培养皿中的菌落逐一进行原位的多模态表型分析,实现精准、高效的菌落去重,快速锁定具有高价值的独特菌株。随后,高精度机械臂将根据AI的识别结果,自动完成目标菌落的挑取。RAcolon系统通过AI赋能的自动化流程,显著提升了筛选通量与准确性,大幅降低了人力和时间成本,是进行高效微生物筛选的理想选择。
查看更多